找到相关内容1016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小学高年级

    则身和心虽然无常变化、不圆满,而能不生起各种烦恼与沮丧,因为放下了、无执了、离欲了,心对于身和心的各种现象都超脱了,即是究竟解脱的缘故。 知道这个道理不等于你已经观察到这个事实规律,因此还要进行坐静的...,这只是完证涅磐的修行成功者一个人的内心体证。另一种是无剩余涅磐。是指证达这种离欲状况的心将不再有任何烦恼,在此生结束后不再生起入轮回,所以叫”自由”\”光明”\”安全的岛屿”、”快乐之洲”。因为不会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34353370.html
  • 菩萨摩诃萨心不著五欲当学般若波罗蜜

    菩萨,方便力故,受五欲已,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”是三种菩萨,初者、如世间人受五欲,后舍离出家,得菩提这。二者、大功德牢固,发心时断于淫欲,乃至成佛,是菩萨,或法身、或肉身;或离欲,或未离欲。三者、...,毁訾五欲,欲为炽然者,若未失时,三毒火然;若其失时,无常火烧。二火烧故,名为炽然,都无乐时,欲为秽恶者,诸佛、菩萨、阿罗汉等诸离欲者,皆行秽贱,不得内心离欲之乐,而于色欲不净求乐。欲为毁坏者,著五欲...

    智 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82867257.html
  • 什么是有情世间?

    彼彼集着无余断,已舍、已吐、已尽、离欲、灭、止、没。”--《杂阿含二三三经》只要将贪爱、欢喜、执著这些因缘彻底断除,舍离、熄灭欲望,这样集起的世间自然的就会熄灭。  实践什么方法可以使:贪爱、欢喜、执著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83467798.html
  • 修行人享受的四种快乐

    第一种快乐: 修行人能够离苦得乐,快乐在那里呢?身体的苦无人能够避免,就连佛陀自己也要忍受。因此我们每一个人,不论是凡夫,或是圣人,我们一生下来就注定要受生老病死之苦。 但是修行人能够远离心灵受苦的情形,当他享受五欲的快乐时,他能够观察它们是无常的,因此快乐结束时,他不会愁怅,漠落,不知所措。事后也不会怀念它,也不会生起新的追求乐受的欲望。他就享受到修行的第一种快乐——离欲之乐。 第二种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34075108.html
  • 佛教所说的有情世间的含义

    断,已舍、已吐、已尽、离欲、灭、止、没。”——《杂阿含二三三经》只要将贪爱、欢喜、执著这些因缘彻底断除,舍离、熄灭欲望,这样集起的世间自然的就会熄灭。 实践什么方法可以使:贪爱、欢喜、执著彻底断除,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515075532.html
  • 你的烦恼熄灭了吗

    一、体验到苦集灭道的正见 “真正的厌倦离欲是内心,是内心厌倦,内心放下,离开了欲望。” 二、圣人和熄灭烦恼 “苦的来源是无明烦恼,灭除苦的方法就是精进地保持正念正见。” 三、四念处 “...

    佚名

    |论坛精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021076083.html
  • 问:佛教所说的有情世间的含义是什么?

    世间集起。 有情世间因何而灭?佛陀说:“谓当来有爱、喜、贪俱,彼彼集着无余断,已舍、已吐、已尽、离欲、灭、止、没。”只要将贪爱、欢喜、执著这些因缘彻底断除,舍离、熄灭欲望,...

    佚名

    佛教问答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fjask/2009/05/10031777548.html
  • 金刚经释(三)

    经》云:“相者,若处所、形相、色像等现,是名为相。”若证悟清净诸法皆无相,则真正法界本体。如《六祖坛经》云:“无相为体。”   “世尊!佛说我得无诤三昧,人中最为第一,是第一离欲阿罗汉。”   佛陀在众多佛经中针对众生的根机,说过:须菩提得到真实无诤三昧的境界,须菩提在我的十大弟子中,是离欲第一,解空第一。   世间人之所以互相诤论有痛苦,是因为未断我执,未证无诤三昧...

    索达吉堪布 著疏

    |金刚经释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11/1109002146.html
  • 建设生活乐趣的人间佛教

    的,我们究竟应不应该有五欲的快乐?   在佛教里面,声闻缘觉的小乘讲究离欲,人乘的佛教讲究节欲,大乘菩萨不是离欲,也不是节欲,而是对五欲的财色名食睡,加以化导,叫做化欲。   《胜鬘经》中说胜鬘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3341015.html
  • 正知正见——阿含解脱道次第之五

    一 《杂阿含经》 一0四 (五八)是故,比丘!若所有色,若过去、若未来、若现在,若内、若外,若粗、若细,若好、若丑,若远、若近,彼一切非我、非我所,如是见者,是为正见;受、想、行、识亦复如是。多闻圣弟子如是观者便修厌,厌已离欲离欲已解脱,解脱知见……【法义分享】◎修行就是要去如实深观五阴、六根、六界、身、心、内、外,一切都是无常、剎那生灭变异。进而体证无我、无我所。不要以为很容易,认为这个没有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10548038.html